咨询热线:13811007020;1352268650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分析

来源:110网   作者:北京律师  时间:2016-02-25

  摘要:处在投资者、管理层和券商等中介机构之间,对于针对投资者来说,既有短期的压力和需求,即为了保稀有的"壳资源"、保配股的功能;也有上市公司从长计议,即通过有效的重组,实现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在阅读相关年报时,需要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把握升浪起点,外汇交易怎样开始?

​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活动对优化上市公司产品和管理资源结构(股东结构变化)、提高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和经营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重组时需要考虑的是:不同重组方式绩效差距很大。根据以往情况看,股权转让类资产重组效果欠佳。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占的比例较大且又不能流通,因此,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的转让成为上市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提高资本效率的重要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股权转让本身只能反映股权结构的变化,并不代表公司的经营业务活动一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股权重组必须结合以后相应的经营重组,这种方式才会有效果。1998年,共有46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变化。统计数据表明,与1997年相比,1998年这些公司重组后,其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增长率均为负值,这说明这种类型的资产重组效果欠佳。

  收购兼并类资产重组盈利能力未能立即提高。收购兼并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扩张方式,一个公司往往通过收购兼并来拓展新产品市场份额,或进入其他经营领域。这种重组方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效果受被收购兼并方生产及经营现状影响较大,磨合期较长,因而见效可能较慢。统计数据表明,上市公司在实施收购兼并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增长幅度要小于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仍是负增长。这说明,重组后,虽然公司的规模扩大了,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有一定程度增长,但其盈利能力并没有同步提高。

  资产置换类资产重组资产质量迅速改善。资产置换也是一种常见和见效较快的重组方式,其重要内容就是用公司?quot;劣质"资产交换外部优质资产,由于是采取整体置换形式,因而公司资产质量得以迅速提高,收益也可立竿见影。统计数据表明,资产置换类上市公司重组之后,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值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更是成倍增长,这说明资产置换重组模式见效快,成效显著。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的资产重组关联交易较多,交易的市场化程度低,短期得益较多,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还有待观察。

  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涉及重组后的业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重组后主营业务状况;

  (2)重组后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及净资产收益率的增减状况;

  (3)一次性重组收益对每股收益产生的影响;

  (4)业绩与重组方式的关系;

  (5)业绩与股本规模、上市时间的关系;

  (6)运用优惠政策的重组对业绩的影响;

  (7)关联重组是否造成了业绩误区;

  (8)重组时对目标资产的选择是否严格;

  (9)重组中是否只注重了资本经营而忽视了新产品经营;

  分析重组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l)各家理解重组的含义不同,说法不一;

  (2)重组在年报中表述不规范;

  (3)重组带来报表的不可比性;

  (4)重组权益日确定显示出弹性。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分享到: